一份荣誉,一份责任。载誉前行,使命在肩。2020年11月7日,纪念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三十二周年暨第三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在京举行,新地震学说研究者、建立者、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全睿娴女士因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荣获第三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并被组委会特别聘请为“荣誉委员”。
全睿娴院士表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坚决遏止破坏和透支地球资源的一切行为,维护世界和平秩序,每一个人都不能是旁观者。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需要举世界各国之力,需要亿万人的共同参与和无私支持。”
据悉,1988年,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科学与和平”决议,宣布每年11月11日所在周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各界人士热烈响应联合国的号召,积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今年已是32周年,迄今参与人数将近2亿人次,举办活动逾万项。中国是联合国各成员国中开展此项活动历史最长,参与人数最多,产生影响最广的国家,受到联合国组织和国内有关部门及广大公众的肯定与赞誉。
在第三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席顾秀莲,向全睿娴院士颁发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
全睿娴院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坚毅不拔的科学探索精神,赤诚回馈社会、服务民生的价值追求。近二十年来,她专注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测,不懈攀登科研高峰,打破了近半个世纪来地震学界普遍认同地震成因的“板块构造学说”,发现“板块移动”不是地震成因,只是地震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种外在表现形态。研究发现地震成因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外在因素,主要是天体引力和重心不稳重力不平衡,二是内在因素,主要是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和地心吸引力。她多年来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已积累地震预测成功的数百个案例,为创新和丰富地震预测理论,提升地震预测模式和准确度,提供了思维模式上的借鉴和重大参考价值,在世界地震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全睿娴发表《创新地震预测思维模式,跳出传统理论的陷阱,惊醒地震不可预测的梦话》的文章,被组委会评为“中国地震预测新理论优秀学术成果”,得到中科院院士、国家相关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她统筹负责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地球运行规律与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正在不断建立涉及气象、天文、地理、地质、物理、卫星监测、网络技术等学科方面合作,以进一步突破地震预测研究的痛点和难点。
在应对气候异常变化研究方面,全睿娴院士提出的建议措施包括:加强节能减排,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投入和开发利用,科学合理建立健全世界各国对地表及空气中污染物的转换机制和空间,建立健全各种环境保护机制,减少硬底化的建设面积,加大绿化建设的力度等。
针对中国西南震中区等地地质灾害,全睿娴院士研究并指出,需成立专业机构,对西南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分析,重点是雨水汇合流向的测定,地形地貌地质的考察和测量,地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易发区域的乡镇的数量统计等,为治理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提供客观真实的科学数据和依据。
围绕我国城乡规划和建设,全睿娴院士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城市规划和建设缺失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缺乏对地球地壳总承载量的科学论证和认知能力。全国各地尚未制定和建立健全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如何防范及治理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标准,排洪排水排污设施不到位,导致每年全国各地出现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城市内涝、水污染等灾害。就如何防范和治理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城市内涝、水污染等,指出了方向和落地方案。
着眼雾霾治理问题,全睿娴院士认为:必须建立污染物科学平衡对等的转化对冲系统,比如:常年足够绿化比例的植物和植被;充足的雨雪,合理分布的河流、湖泊、湿地、瀑布等;足够置换污染物的自然通风系统……这些研究和主张,在学术界和社会治理层面产生积极影响,其中“把雨水留住”思路导出了“海绵”城市的构思和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支持。
研究重大民生问题,全睿娴院士在第十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以科学负责的态度,直言不讳揭示出无痛分娩问题、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安全防控问题等,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并被海内外数百家媒体报道或转载,点击率高达五千余万次,在世界范围影响广泛。
全睿娴指出婴幼儿身体的好坏及智力的高低乃至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无痛分娩实施的标准和规范,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和问责法律法规,让无痛分娩在阳光下进行,共同致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指出要防控亚铁氰化钾大量摄入人体、在烹饪中极高温度爆炒等,应进一步研究亚铁氰化钾进入人体后能否被正常吸收分解代谢,能否有其他物质进行取代等。
在第三十二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中,全睿娴院士指出,“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应该共同享有和珍惜,地球资源的开发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序有计划的发展,对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应该给予坚决制止,有序有计划的发展才能做到最大的节能减排,建立和平、和谐、干净、整洁、有序、生态环保的人类生存环境,应该是世界各国以及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全睿娴院士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高端研究交流活动,她以自己观察研究、科学视角和案例成果,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和拥戴,更为世界各国加强环境方面顶层设计、充分关心和保障民生需求,发挥出积极推动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和平与发展献计献力,全睿娴院士用高远的视野、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和丰硕的成绩说明了一切。其事迹真实感人,引领意义显著,值得全社会的尊重和推崇。